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中国医师节|医者说:一个好医生应该具备的素养

时间:2023-08-19 08:14:16 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至:

【编者按】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澎湃科技找到多位一线医生,向他们提问:什么是一个好医生应该具备的素养。有医生很调皮,在说了四个关键词后,用ChatGPT作了具体的诠释。澎湃科技希望通过这个小策划,给到公众医生视角下不一样的好医生画像。增加了解,才能弥合医患对立,相信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值得信任的。正如有医生说:善良应该是医生刻在骨子里的品质。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节日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健康中国促进工作委员会专家张雁灵发文表示:“设立‘中国医师节’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生的充分肯定,营造了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因为生命无价,每个人只有一次。尊重医生就是尊重自己,因为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都离不开医生的照护。”


【资料图】

“医生”这个职业,因为与生命深度相连而变得特殊,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无数困难时刻都少不了这些“逆行者”的背影,但在医疗反腐下,医疗行业也引来无数讨论。

究竟怎样才算一名好医生?对此,澎湃科技采访了10余位一线临床医生,这其中有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也有初出茅庐的住院医师。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少医生表示,支撑自己的动力就是无数个“瞬间”:脊髓炎的患者能够抬腿了,脸上洋溢着笑容;利用业余时间给病人做B超检查,最初不熟练,一个病人要做一个多小时,但没有一个病人为此而抱怨……

采访中几乎所有医生都提到了一个词——“善良”,在他们看来,一个好医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也需要一颗仁人之心。在众多职业中,医生或许是对道德门槛要求最高的职业,他们冷静地与死神赛跑,柔情地与患者共情,但这些穿梭于生死的人其实都是普通人。

在此借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程忠平医生的话:“祝在全国各地的医生医师节快乐,祝愿你们今后能够学好仁学,用好仁术,怀着仁者之心为广大患者服务。”

以下是医生自述:

柳光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第一是专业素养,这永远是第一位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来源于这个理论知识,也就是说背书背得再好也没用,还要肯实践,肯下到临床的最前沿去接触病人、和病人沟通,了解疾病的真实情况。因此知识不仅仅是在书本上面,还要有举一反三的临床实践。

第二要有沟通能力,要会搞好医患关系。有些医生的临床技能非常好,但是跟病人的关系搞得很僵,这可能是由于他在和病人沟通上的技巧还不够。医生需要有一定的共情,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把病人当机器,当做操作的对象,应该把他当做一个人来看待。

第三要有奉献精神,要有一定的担当。尽管医疗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但在辛苦的工作之余,医生还是需要给公众科普一些健康知识,比如怎么去预防疾病。对于已经出院的病人,不论是外科还是内科,医生怎么样帮助病人康复?这些虽然不在我们医生的日常工作当中,但这同样是医生的本职工作。很多专科医生都已经有了非常高的年资,但他还依旧在基层做科普、做康复的宣教。我觉得如果具备这三个条件,那就是一个很好的医生。

医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家庭、生活。在某些程度上,在有些医疗领域中,一些不合规的方法应该早点杜绝,让医生更加理直气壮地拿着合法收入给病人更好地看病,这是最好的,就像新加坡、美国等医疗体制相对较好的国家那样。当然,美国在医疗体制上也有缺点,比如医疗费用过高,老百姓肯定承受不起,要一分为二看待这些问题,吸取它的优点。

除此之外,我们不能违背经济规律。虽然集采有它的好处,大部分病人是受惠于集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也要发现集采导致有些药品质量下降,对此要想办法杜绝。对于定价,我们不能不科学,要符合一定的经济规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发展。

其实在收入上也能反映出医生的职业价值。如果某个职业群体是高收入人群,那么他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肯定是社会最好的。让全社会都认为医生是最好的职业,这对医生是很有利的。现在大家只知道医生辛苦,但如果他有非常值得骄傲的收入,我认为全社会,包括医生自己也会很珍惜这份职业。

秦悦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西医结合乳腺科主任医师

首先,作为一个医生必备的素质就是尊重生命。医者被认为是救死扶伤的职业,尤其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医生,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宿主失去生命。从职业生涯来说,我们应该在行医过程中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尽心尽力地对待每一个患者,一点点失误,就可能让一个生命逝去。所以要以尊重生命的态度来对待病人,如履薄冰。

第二是遵从自然,造物主创造出的人体结构非常精妙。虽然人类可以做航空母舰、航天飞机,但无论航空母舰还是航天飞机,都有人类自己设计的图纸,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破解每一个生命的图纸,所以要遵从自然。可能有些医生把整形手术做得非常好,可能会为了炫技而去做某件事情。从我的角度来说,我非常不愿意看到此类情况。因为我们目前并没有真正领悟造物主的精妙,所以对于一些整形技术,尤其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技术,我个人觉得并不适合。我们应该在遵从自然的情况下,把病人治疗得更好,而不是以一种炫技的方法对待患者。

第三是要尊重我们的前辈同道。因为前辈同道帮我们总结出了非常详实的数据。以前的病人和现在的病人都为后人提供了非常好的数据,这是目前所有诊疗指南出现的基础,而这些数据可能是前辈们付出了生命代价得到,医学就这样被推动着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是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患者。医学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我们只能优先推荐标准化方案。但针对每个个体,还要制定个体化方案。一个好医生应该如实把掌握的现代医学知识分享给病人和家属,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他们认为对自身最佳的方案,而不是直接帮病人做出他们的选择。举个例子,对于我们乳腺科医生来说,治疗过程中到底保留患者乳房还是不保留?哪个有利?治疗手段不同,病人心态也不同,应该让病人做出最利己的决断。

第五是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包括我们要更新医学知识,要了解目前病人的状况。相比以前,病人的心态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病人可以多渠道了解病情,就像那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有时候病人需要医生盲目安慰,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做。还有一些病人,他并不需要盲目安慰,而是希望知道自己真实的状况。甚至有些晚期肿瘤的病人,到了生命倒计时的时候,希望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我们需要了解病人真正的心理状况和需求,跟患者家人沟通。

我还想补充一点,目前大多数治疗由现代西医主导,其实中医也有其作用,但我们无法深刻剖析理解其原理,我认为在此时我们要做的是多看、多想、多问,不要轻易否定我们目前尚不知道的东西。在使用传统医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无论中医西医,我们都需要向前辈学习,也承担着向后辈传授的任务。目前现代医学已经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数据,传统医学也有非常值得挖掘的宝库,我们可以通过现在的一些设备来剖析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徐金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第一点就是善良,善良真的应该在医生的骨子里,否则他很难做好一个医生。第二点就是同理心,医生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个是非常关键的。第三点医生要有钻研精神,有归纳总结的能力。医生既要学习传统经验,同时要从经验里提炼、归纳、提升、创新,这样才能推动医学的进步。

程忠平: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妇产科主任

我们都说医学是仁学,它的核心是“仁”字。平时我们说到的“医者仁心”,仁心仁术等等,都是这个层面的含义。何为“仁”?孔子曾经说过,“仁”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达己先达人”,“乐己先乐人”,意思是要让自己进步和发展,就先得想到别人的进步和发展,要让自己开心和快乐,就先得想到别人的开心和快乐,这就是“仁”的字面解释。“仁心仁术”还有一个概念是帮助他人,意思是一个医生必须具备奉献的精神、要有博爱的胸怀、要心地善良、要帮助他人。医学是仁学,医生显然就是仁者。

一个仁者应该有什么素养?孔子曾经也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自然里有山有水,“山”代表着安静、安稳、稳重,“水”代表着变化、灵动、智慧。医生是仁者,医学是仁学,医术也是仁术。一个好的医生,必须具备山水的情怀,像山一样的安静,像水一样的灵动、智慧,这样才能把医学学好,把医术用好,才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这就是我对医生、医学、医术的理解。

在当下的社会,信息汹涌澎湃,商品化、市场化是当下的大背景。一个医生如果能够安分守己,坚持一份像山一样稳重的、安静的心,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此,祝全国各地的医生医师节快乐,祝愿你们今后能够学好仁学,用好仁术,怀着仁者之心为广大患者服务。

罗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1、敬畏生命;2、奉献; 3、担当;4、真诚。具体来说:

敬畏生命:好医生一定对生命充满尊重和珍视。他们理解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个体,这种心态促使他们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始终将患者的安全和福祉放在首位。

奉献:好医生愿意为患者的健康和康复付出时间和精力。他们追求卓越,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展现出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还在持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方面保持奉献精神,他们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为了他人的福祉而努力。

担当:好医生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无论是在制定治疗方案还是面对突发状况时,他们都能够果断地采取行动,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们愿意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并努力追求最佳的医疗结果。

真诚:好医生会与患者之间建立真诚而平等的沟通关系。他们倾听患者的需求和顾虑,同时向患者提供真实、明确的信息。这种真诚的交流有助于建立信任,让患者更有信心地接受治疗建议。

这些素质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好医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特质。具有这些特质的医生不仅专业优秀,也具备着充分的人文精神。

陆钦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我觉得一个好医生,首先要恪守自己的医者使命,与此同时,具备人文关怀精神也十分重要。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在疫情以后,睡眠障碍的病人骤然增多。表面上是睡眠的障碍,但十有八九是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困扰。如果医生不花一点时间,是很难治好这样的病人的。第二个是我自己经常面对一些将要离去的病人,家属通常是束手无策,非常焦虑的。这种情况下,我经常会给家属一些帮助病人善终的建议。我们要认识到科技的局限,对于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末期病人,要进行临终关怀,使其能够得到善终。

林元龙: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我认为好的医生应该要有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踏实肯干的耕牛精神,以及胆大心细的匠人精神。重视宣传,向公众科普日常保健,提醒和教育公众注重自己的健康也很重要。

我一直觉得当医生很值得。这个职业让我可以提前认识生死,也提前成长,我们在促进他人生命的健康的同时,自己的生命也在成长。作为医生,我们总是偶尔治愈,偶尔起死回生,时而会有激情,但是时间久了,成就感其实越来越少,更多看到和体会到的是生命的无奈,生命的无常,也因此而萌生出对生命的敬重。

我更加愿意承认医者的觉醒、无奈,以及医者的平凡,医生也是普通人。好的医生是以平凡之躯,平凡之心,去从事不平凡的事业。

佘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要成为一名好医生,需要做到:1、博爱;2、敬畏;3、厚积薄发;4、激情;5、人文素养。

博爱:用爱关怀,用心倾听,时时给予帮助。以慈悲之心对待每位患者,用所学之识惠及每一位患者,保持至善之心。

敬畏: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珍爱生命,更要敬畏生命。富有同情心、尊重和关心患者。对生命的敷衍,是道德底线崩塌。

厚积薄发:充实知识储备,确保知识和技得到更新,由量变到质变。拓展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精通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激情:不断去研究和探索,才会有进步,不进则退。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创造。要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善于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人文素养: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是自然科学范畴,还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王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胸外科主治医师

不敢自称一名好医生,但一路走来的过程,让自己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事和师长,因此在我心中,一名好医生应该有三个基本特质——第一,对自己技术要求是无止境的,“活儿好”应该是一个医生的骄傲;第二,心里有恐惧,但是不畏惧,怕的多说明经历的多,不畏惧代表解决方案更多,这个时候的医生已经经历了“初生牛犊”的过程,逐渐成熟;第三,给病人的决策方案是综合的、冷静的、可信服的,医生的情绪价值不该是单纯的“对你好”,而是有魅力的“为你好”。

唐一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当医生需要医学专业技术和人文精神充分融合。在进入医学学习开始,就需要有能“吃苦”的精神。医学生在大学学习,就像换一个地方继续上“高中”,课业比较多,学制时间比较长。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医海浩瀚,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医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从博士毕业规培,到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后,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更新医学知识,累积临床经验。

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一个好的医生,往往是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剑。这个过程很辛苦,一定要学会“吃苦”,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才是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基础。

医学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人,而不是单一的某种疾病。各种医学技术设备的发展,有时候会淡化患者的体验,因此医学需要人文关怀,我们要有发自内心的、有温度的同理心。在神经科,特别是对于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往往无法实现治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倾听患者的需求,伸出援手,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常说,随着ChatGPT(由 OpenAI 开发的聊天机器人)、AI(人工智能)的发展,医学的专业技术在未来可能被取代。但是,人文精神很难被取代,这在医疗工作中弥足珍贵。

让我觉得当医生很值得的,其实都是一些瞬间。比如脊髓炎的患者能够抬腿了,脸上洋溢着笑容;住了几个月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前期一直昏迷,某天下午突然恢复意识可以点头了,家属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表示感谢;过年那天的门诊只是早一点到,有个老先生在看完病后就连连致谢,高兴地说可以早点买菜回家给女儿煮团圆饭。这些都是一个个平凡的瞬间,但我觉得无比幸福,这也是我继续“吃苦”的动力。

我的专业是神经内科,主要从事对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治,比如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常常行动不便,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越来越难面对面得到医生的帮助。因此我们团队会经常使用线上的管理平台(完全公益的帕为APP)与患者交流。

令人感动的是,去年疫情的时候,很多患者会在此平台上留言,他们非常关心我们,鼓励我们战胜疫情。比如其中有两条留言是这样写的:

“我最近都是按时服药,运动状态都很好,请您放心!新冠一定要多多保重。”

“凌晨四点还收到您的回复,感恩感谢感动。请您注意休息,一定要保重身体。这个信息不用回复,您辛苦了。”

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从平台上线到现在, 7年以来收到的感谢一共达到了21969次。每一次感谢都是对我们的肯定,让我们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很值得。

祁宁: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不同的时代对医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社会文化、经济体系,也对医生扮演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我自己随着做医生阶段的不同,也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不同的理解。

目前来说,我觉得医生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立足于助人的职业。通俗地讲,医生要能够看病,能够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合理的方法帮病人恢复健康。第二,我觉得“发心”很重要。我记得以前一个老师说过,一个医生真的在病人身上花心思,病人是能够感觉得到的。拿我自己举例子,我会利用业余时间给病人做B超检查,刚开始不熟练,一个病人要做一个多小时。但没有一个病人为此而抱怨,因为他们觉得医生是在用心对待他。发心,也保证了医生在面临一些选择的时候,会做出对病人有益的选择。

不过我并不认同医生应该完全牺牲自我,只谈奉献的观点,这有点虚假,是一种道德绑架。成为好的医生,一定是因为在治疗病人的过程当中收获了自己的满足,这种满足也许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可能是在对某一个技术、某一个问题的不停琢磨中,从术的层面触及了道的层面。

能做到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发心,已经是非常好的医生了。如果要求再高一点,那么就应该在继承前辈的经验技术,学习国际国内同行的指南共识之后,对现有的方案和现有的器械进行改良和创新,把原来不能治的病变成有方案可循的病,把原来不好做的手术变成容易做的手术。也许花自己的一生,把医学治疗的边界往前推进一点点,就是一个好医生的目标。

吕卓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麻醉科主治医师

在我看来,如何才算是一名好医生呢?首先,需要具备心存敬畏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平衡好自己的同理心,以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决病痛,也懂得何时该继续,何时该停止。其次,需要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和成长能力,持续更新知识,敢于质疑,跨出经验医学的范畴,探索医学全新的边界。最后,无论身处多么优秀的大平台,都需要用同等程度或更进一步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身体素质等,不断进步。

陈信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普外科住院医师

作为一个还年轻的住院医师,我还处于行医生涯的学习积累阶段,只能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来表达我对一名好医生的理解。

好医生一定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准,比如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这名患者是否该做手术,该选怎样的术式,术中的突发情况怎样处理,术后的转归等一系列过程,都应了然于胸,确保对患者来说,每个环节都是相对最优的选择。医疗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一名好的医生应该要能完成全病程治疗。

另一方面是让患者信任你,这不仅需要你有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你传达专业知识的能力。患者不是专业人士,患者不清楚你选择治疗方式的原理和目的,在这种“盲目”的境况下,好医生应当让患者心有所安,与医生相互理解。

还有就是一视同仁的心,生命没有高低贵贱,医生不仅是一份拿工资的工作,好的医生应有一份终身奋斗的目标,我的理解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投身救死扶伤的工作。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